盛泽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一课三磨”校本研修计划
日期:2023-03-23 10:45:38  浏览量:99

盛泽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信息技术“一课三磨”校本研修计划

主题:《践行信息科技新课标 探索学科实践新路径》

课题:《数字与编码》

活动形式:备课组内老师磨课、评课,活动综述

学科理念: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了解到信息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学创新的有力支撑,让学生充分享受创新课堂带来的优势。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手段与方式正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如何引导新时代的小数字公民们在享受信息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遵守网络规范,认识到数字安全的重要性,了解自主可控技术与平台对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在学生和生活中有意识地保护数据,具有一定的信息社会责任和信息道德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进行转变。

作为教师,需要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的眼光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老师的观念与时俱进,将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信息社会责任和信息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课前:由教研组长确定上课内容,组内教师研读教材。

2.观课:观课者围绕主题或者根据课堂观察样表有选择地观察、记录和反思。

3.课后:教师自主整理修改上课教案;教研组成员进行过程整理,包括:研究主题阐述、集体备课记录表、教材解读、二磨三磨教学设计、研讨沙龙、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反思、活动总结和后续思考。

 

【基本安排】

磨课计划和具体安排:

1.一磨:第3周(2月23日 上午)

磨课对象:杨娟

听课人员:信息组全体教师

活动目标:立足课本教材,挖掘文化主题: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渗透德育教学,教师首先要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明确。针对小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要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设计。由于“数据与编码”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理论知识过程中的个人兴趣不足,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研究,发掘教材中的知识内涵,内化为德育思想,从而实现课程内容与德育工作的有效融合。

活动要求:

1.自主设计,解读重构。侧重于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的问题。

2.教师在问题探求中,研究教材中的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研究教材中内容与学生学科能力与素养之间的关系

3.侧重于教学内容的凝练,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教师的自主解读与研究团队的解读重构,重在培养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活动负责人:陶芬、徐秋芳

新闻稿:陶芬

 

2.二磨:第7周(3月23日上午)

磨课对象: 杨娟

听课人员:信息组全体教师

活动要求: 团队研究,细节重构。侧重于课堂教学的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结构),即教得怎么样,教得是否富有成效。这时候需要关注教与学的对话,细节及生成。重在发挥教师的教学特长的有效展开。在细节的重构中,也有利于形成教师的教学特长与教学风格。

活动目标:

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德育成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活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德育教育方式。其中小组合作探究和课堂时时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中非常重要的活动方式,在课堂活动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学中思,在学中悟,有利于提高德育成效。

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渗透德育: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合作意识已经成为个人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意识。但是当前的小学生大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在平时的生活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将课堂活动的形式应用于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推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立足于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并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在合作探究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得以养成,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得到促进,有效融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德育教育工作。

在作品评价中渗透德育: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自评、互评、师评,都是比较常用的方式。课堂中,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既了解了该生对于知识点基本操作的掌握能力,更培养学生审美观察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意所在,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为德育的有机融合创设良好的环境。

活动要求:

1.教师执教示范课,新教师评课,骨干教师评课

2.“在课堂中如何有效渗透德育”专题沙龙:新教师提出疑问,骨干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3,结合德育在学科中的渗透,教师自主修改教学设计

活动负责人:陶芬、徐秋芳

新闻稿:朱徐庆

 

3.三磨:第11周(4月20日上午)

磨课对象:杨娟

听课人员:信息组全体教师

活动目标:

拓展课程知识,培养文化自信: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自信的培养、网络安全教育、学生网络行为引导、个人行为习惯教育等都是在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与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中极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当前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展的社会前提下,很多学生接受到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由于自身年龄阶段和认知能力、生活阅历的影响,缺乏对相关信息的甄别能力,那么牢牢抓住课堂教育活动的宣传作用,推动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基础,是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与德育教育工作有效融合的重要内容。

活动要求:

1.教师上课并自我反思、评价

2.其他教师点评,总结

3.形成与学科思政结合的教学设计案例,整理资料,形成论文。

活动负责人:陶芬、徐秋芳

新闻稿:徐邵华

 

4.整理总结并汇总

听课反思随笔:苏洁怡

撰写课例研究报告:杨娟

形成与学科思政结合的教学设计案例,整理资料,形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