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泽实验小学“德善品格”课程实施方案——“仁爱篇
日期:2023-06-08 10:27:33  浏览量:54

 

【活动背景】

进入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都有了一定的成长与提升,对世界万事万物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今后人生路上的或悲或喜,如何让自己今后的路走得更远更好,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引导。五育并举,体育先行”,根据高年级的孩子们的喜好,结合“仁爱”主题,本学期我们级部开展了各项体育、阅读、思辨活动在实践中当他们学会爱自己、爱父母、爱师生、爱校园......爱周围的一切时,生活将充满了阳光与快乐。一天中同学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对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这样反而会失去很多发现美和惊喜的机会,因此我们级部组织开展熟悉校园的体育场地、熟悉校园的阅读场地,结合上述活动让孩子们回忆在校园中发生的点滴快乐与感动,将这份记忆永久保存。

【活动目标】

1. 通过参观校园体育运动器材,唤起同学们对运动的热爱组织参加校BA班级篮球联赛。

2. 通过讲述仁爱故事,激起同学们对周围一切的热爱,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3. 通过走访学校适合阅读的场地,唤醒孩子们阅读的热情,结合同读一本书,同论一番道,开展激烈的争辩和思索

活动简要过程】

(一)藏在校园中的运动场

1. 为校BA的进行奠定基础,老师提出问题:孩子们你们最喜欢学校那个运动场地?为什么喜欢?在这个场地上我们能从事什么运动?你最细在这场地上干嘛?

2.利用中午或者傍晚带领孩子们去寻找校园中的运动产地,让让他们在场地上走走跑一跑玩一玩,选择一项喜欢的运动尝试锻炼,对运动中受伤或者发生意外的学生主动帮助,怀揣着仁爱之心。

3.结合校园吉尼斯,组织开展级部的校BA篮球联赛,在班级中筛选出8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对于比赛中的一些突发情况要及时帮忙伸出援助之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最后为班级争光,努力赢得每次比赛。

 

 

(二)五分钟讲台:藏在记忆中的故事

1. 为了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我们先选出了同学们心目中最有代表的一些校园景点,(PPT出示校园风景图片)它们是梧桐大道、农耕园、名人大道、舜湖广场、拇指广场、棋乐园、程开甲雕像、操场、假山和我们的教学楼。然后制定了游览线路,在参观的过程中,每位同学也选择了一处对自己来说有特殊意义的景点,并按照景点的选择进行了分组。同学们也利用课余时间用手中的画笔把它展现了出来。其中的特殊意义只看这些景点和图画,我们不一定感受得到,现在就请大家来分享它们背后的故事。

6. 第一组同学选择的校园景点是梧桐大道:我们认为梧桐大道是校园最美的地方。春天新芽初生,绿意盎然;夏天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是同学们避暑乘凉的好去处;秋天落叶纷飞,遍地金黄。秋天的梧桐大道让我们想起了三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梧桐大道也像铺上了金色的地毯一样,美极了。

7.第二组同学选择的校园景点是名人大道:名人大道是我们印象比较深的景点。名人大道的两端有很多伟人的名字。每当走在名人大道上,我都会不自觉地看向两边 ,这其中有我很熟悉的名人,也有我不知道的名人。如果看到很陌生的名字,我会默默记在心里,回去后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了解这个人的生平,不知不觉中,我积累了很多知识,也增长了学识。(评:看来生活处处皆学问,一个有心的人能从生活的角角落落中发现惊喜。)

8.第三组同学选择了舜湖广场和操场:我们的很多课外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我们在舜湖广场上注视着国旗升起;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进行体育锻炼;我们还在这里参加了阳光大课间的比赛,观看了体育节的开幕式,这里到处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我是体训队的,除了教室,操场是我在学校待的时间最久的地方。每天我都要在操场上训练。在这里,我认识了既严格又慈祥的老师,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操场见证了我的成长。(评:从你的分享中我感受到了你对校园深深的依恋和爱)

9. 第四组同学选择了我们的教学楼:我是二年级转学到这来的,这栋教学楼是我在这所学校里学习、生活的第一个地方,也是在这里,我交到了第一个朋友,现在她依然是我最好的朋友。这里是我们友谊开始的地方,没想到五年级的时候还能回到熟悉的教学楼学习和生活,我要在这里创造更多美好的记忆。

师总结:从你们的画作和分享中,老师也想起了自己的校园时光,那是我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日子了,校园生活是多么美好而独特呀!

 

(三)同读一本,同论一个理

期初引导学生探寻校园中最适合阅读的地方——教室、图书馆、树荫下,一个个不起眼的地方都被孩子们找到了。接着共读一本书,同论一个理的,主题读书活动就上线。围绕仁爱,我们选取了经典的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让孩子们剖析故事中关于仁爱的点,进行整理汇总由班级先进行思辨,再各班选出1位同学参加,我们级部的同书论道活动。围绕一个主旨“仁爱”,展开思辨,有自我的阐述有相互的答辩有最后的总结,和老师们的发言与颁奖。

最后同学们在阅读中收获了很多,也对仁爱有了重新的认知。

课时保障

1.确定活动时间:2月中旬至6月底每周的晨会、班队课,专门开展“仁爱”德善品格课程学习,为课程实施提供课时保障。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检查督促。

1)每日晨会:好习惯打卡

2)班会课:根据上述活动安排开展三次专题班会活动。如与其他活动则及时安排顺延,保证活动在指定最后时间完成。

2.确定课程实施内容:级部确定“仁爱”品格课程主要内容框架,各班结合学生具体情况确定细化的课程内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友爱”系列主题活动。

 

课程评价

1.评价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注重关注学生品格成长的过程,以劳动技能提高和积极态度为主要评价依据。

2.评价内容:一是学生参与情况,主要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质量(包括参与度、自主性、创造性等)、已达到的认知水平、情感水平和行为发展水平;二是过程性评价,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灵活运用观察记录、作品展示、行为跟踪、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

3.评价方式:一是多主体评价方式,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甚至同伴都是评价的主体,以使学生获得全方面多角度立体的评价;二是开放性互动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和成果的写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