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力:开启成长的无限可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8-30 12:19:38  浏览量:0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应当为每个孩子擦亮生命的底色,为每个孩子的明天奠基。然而,知识是无止境的,唯有不断提升儿童自身的学习力,学会学习,才可能打开儿童成长的无限可。新的学期,学校教学工作将聚焦“学习力”,从课程建设、课程实施、主题活动等不同层面,思考和实践激发儿童学习力的有效途径,让每个孩子爱学、乐学、能学。

一、课程建设:完善校本必修、选修课程体系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加上劳动课、综合实践课,课时占比达到14%-18%,学校将此部分课程进行统整,分校本必修和校本选修课程,开设丰富多样的综合性、实践性、普适性课程,为儿童开辟更具个性的成长通道。

1. 完整建构校本必修课程。体育、音乐、美术、科学学科在以往普适性课程基础上,优化各年级必修内容,形成贯通小学六年必修课程体系。这些学科,将进一步探索如何在国家课程教学中融合校本必修课程。每学期期末,将对校本必修课程进行考核。

2. 探索选修课程内在体系。以“拇指课程”为核心载体的校本必修课程已实践整整一年。本学期,将从两个方面加强拇指课程建设,理清拇指课程内部逻辑关系。一是厘清两个时段的定位和功能。第一时段为语数英学科项目课程,注重强化学科素养,是对语数英国家课程的延伸和补充;第二时段为个性特色课程,注重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是为挖掘和发现自身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可能。二是单门课程纵横结构化。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梳理各课程之间的关系。学科项目课程以学科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作为子课程开设依据,横向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结构体系,纵向形成单项能力螺旋上升序列(以语文学科为例,见附表1);个性特色课程以内容组元,围绕竞技类、手艺类、探秘类等梳理,遴选每类中的精品课进行学段的前后延展,形成系列精品课程。

附表1:语文学科项目学习列表(听说读写)

年级

语文学科项目

小小表演家

小小读者

小小作家

小小书法家

一年级

手偶剧团

绘本故事猜猜猜

文配画

……

二年级

古诗词吟唱

……

三年级

朗诵小天团

小古文的世界

我为校园植物挂名牌

……

四年级

课文也可以演

我为校园动物画像

……

五年级

校园就是一幕剧

类文深度阅读

同学百态

……

六年级

校园小辩手

我为学校建言

……


二、课程实施:关注过程,重点突破

关于课程实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面面俱到,容易不深不透,陷入走马观花的困境,因此针对不同的课程,需选择适切的重点内容、重点环节,凝聚骨干力量,不断优化实践过程,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用。

1. 践行改革思潮,轻负高效地实施国家课程。《义务教学课程方案》颁布,意味着教学改革的浪潮已铺面而来,学校教学需勇立潮头,敢于迈出第一步,以行动探索和践行新课程理念。一是把牢学业质量关:从备课组层面,以高质量作业促生高质量学业。日常作业分层,设必做和选做,为学生提供更多空间;学生命题,并将高质量的试题选用进单元练习,让学生像老师一样思考,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二是试点大单元教学:从教研组层面(语数英为备课组),每学期拿出一个单元尝试进行大单元教学,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化、活动序列化;以实践探究的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让每个孩子都能发光发热;强化过程评价,调查表、思维图、照片……在过程中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三是试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周:从级部层面,每学期至少一周,开展跨学科实践。组建6-8人的跨学科核心研发组,从国家课程中挖掘跨学科主题,设计梯度的探究活动,在级部中全面或选点实践。

2. 内容活动化,便教利学地实践拇指课程。怎么上好拇指课,本学期将围绕三个“一”进行研究和探索。组建一个课程小组:每门拇指课可以组建一个2-3人的课程小组,组员一起开发和实施拇指课程,资源共享。一课一张学生活动清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梳理清楚一节课需要学生做哪几件事情,需要做哪些准备,具体怎么做,最终成果是什么等,将每一堂课落到实处。一次课程展示周:拇指课程展示不固定在期末,10月中旬开始,教师可根据本课程进度等自行选择展示周次、形式、地点,为期一周,并以此作为拇指课程终期考核。

3. 研透一“环”,探寻高效的学习模式。每个教研组,根据年段学生的特点及学科特质,聚焦“问、做、讲、议、用”五环中的一环进行深入地课堂教学研究,以“一环”带动“五环”,从而促成课堂学习方式的变革。分三步进行探索:以骨干为引领的“一课三磨”探索范式。各学科“一课三磨”着力研究“一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形成范式,并面向教研组(或备课组)进行汇报;基于“一人一课”的一线实践。一线教师对“范式”进行调整后,在“一人一课”活动中实践。依托“集体备课”进行反馈与梳理。在实践之后,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梳理各自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交流反馈并对“一环”落地的范式进行优化。(教研组校本教研成果)

4. 科技赋能,打造具有现代气息的课堂。全息投影、大数据研判、交互软件等先进技术必将深刻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要以积极的姿态去尝试。一是借“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进行专题研讨。今年,苏州市将继续举行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以“赛”促研,借此探索信息化与学科的融合;二是信息化技术基础普及。信息教师强化自身技术能力,本学期面向全体教师至少开展一次对电子白板等现有信息设备使用的专题培训(信息教研组);三是专家培训。本学期至少聘请校外专家,进行线上、线下专题培训,开拓视野,提升技术运用能力。

5. “精兵简政”,改革“七认真”评价体系。进一步精简“七认真”工作,调整“七认真”操作流程,变“例行检查”为“规范达标”。新上岗教师第一年手写备课终评优秀,第二年开始免手写备课;其他教师以书本备课为主。作业检查改为抽查,抽查优秀者之后免查(期末检查不免),不合格者持续督查。以此,为教师进一步减负,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教学该用之处。

三、以“全体”为原则的学生活动

学校里开展的各项学习活动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每项活动对每个孩子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活动最底层的逻辑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本学期,学生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全员参与,能者竞争。

1. 关注每个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本学期将继续开展30天学习习惯挑战活动,聚焦每各年级学习力培养关键期,开展持续挑战。每月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挑战的优秀成果相册,让学生看看自己有无上榜,同学有无上榜。具体挑战如下:

年级

低年级

中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挑战内容

规范书写

静心阅读

学习笔记

错题整理

评价形式

学生书写作品照

学生个人阅读照

笔记本照片

错题集照片

2. 为每个孩子创造阅读的契机。冰心奶奶用九个字总结自己的阅读感悟: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学校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多读书的时空,提供更多好书读,让学生真正爱上读书,感受到读书好。一是时间保证:每天早晨7:20-7:40、每周二午自习为静读时间,不安排其他任何学习活动;学有余力的学生午休可申请到图书馆自学、阅读。二是活动激励:将阅读纳入“阅读节”“科技节”等主题节活动之中,并开展主题阅读活动,三四年级诗词大会、五六年级同书论道。所有主题阅读活动基于班级海选,不指名参赛。三是阅读成果展示:借助橱窗、楼道版面、剧场等统筹规划阅读展示的物理空间,让学生的阅读成果被看见。

3. 一个教研组一个品牌活动。根据学科特质,一个教研组打造一个品牌活动,并持续推进,。品牌活动可以与学校现有校园吉尼斯挑战、五分钟讲台、童年剧场结合,也可以重新设计。品牌活动的开展,基础是面向全体学生,即要能让所有孩子都参与;过程要具有持续性,即要有梯度活动,并延续一段时间;评价要能看得见成果,即活动过程之中或之后,要有成果能留下来。

四、以教研组建设带动教师成长

1. 教研组做好“五个一”规划。一个梯队建设:摸排组内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完善梯队建设。骨干、职称晋升上查漏补缺,开课等机会,先由教研组推荐,再竞选、择优推荐;一个学科项目课程:语数英学科开发拇指课程第一时段学科项目课程,遴选适合的老师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一次大单元教学:一学期开展一次大单元教学,留存好过程性资料,包括:大单元实践图谱、课例、学习成果、反思、论文等;一个课堂实践范式:即“问做讲议用”中的一环的实践范式;一个品牌活动:即打造一个品牌的学生活动。

2. 以“项目制”抱团发展。教研组“五个一”规划中,其实就是一个个研究项目,一个大的研究项目中又分许多子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组建研究团队,以领衔人负责制的形式进行。领衔人由学校直接聘用和自主申报两条途径产生。后面向全体教师发布项目,通过双选的形式招募研究员。每个项目,学校将在人员、技术、时间、经费等方面予以支持,助力教师成长。期末,通过项目成果展示等形式评选优秀项目组,并予以奖励。

学习力是成长的源动力,一所富有生命力的学校,师生身上必然充满了学习的力量。新的学期,让我们一起重新出发、再学习,看见儿童,拥抱更美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