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看得见孩子童年和未来的学校 ——盛泽实验小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日期:2023-01-12 16:46:36  浏览量:426


本学期,我们高举起“童年精神这面学校旗帜,继续探索“童年精神”与学校高质量教育管理的有机融合,以“童年精神”照亮学校,寻找教育的初心,让学校成为师生的成长乐园、精神家园。

一、做好五个“坚持”,促进学生成长

本学期在“童年精神”的引领下,学校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习惯养成,坚持主题实践,坚持品格育人,坚持队伍建设,坚持家校并轨,实现了既定的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师队伍发展的任务。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伙伴德育的实践形式和经验,促进学生道德品格的健康发展。

1.以常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基本道德行为的规范。各年级以《集团教育惩戒实施方案》规范学生言行,促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按照“学生一日常规十个习惯”确定各年级教育主题开展了常规养成主题教育月活动;继续以“阳光表情积攒”为基础开展每月班级、年级“规范之星”评比活动;以“每月规范之星”“星级班级”评比和“我是升旗手”“国旗班”推荐活动,提升学生的荣誉感。

2.抓好一条主线,落实主题教育。本学期,以“吴江区中小学主题教育配档表”为基础,结合各年级相关教育主题,融合与之相匹配的学校德育活动,组织开展相应的“劳动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实践。

3.架起一个支点,加强队伍建设。本学期学校继续落实三位一体的育德培养模式。青年教师的常规教育规范培训、班主任团队的基本功培训、骨干教师的专业进阶,三者融合展开。

3.塑造一个亮点,创意品格教育。本学期继续深化“德善品格”专项教育实践活动,各级部分别围绕“创造、友爱、质疑、仁爱、乐观”五个关键品格,系列化有层次地组织学生在实践中合作、体验和反思。

4.攻克一个难点,线上线下齐发力。学校继续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让教师和家长一起经历专业的培训,为家长提供专业成长的平台,通过线上“童年会客厅”活动展示、阅读分享、学科交流拉近了家校的距离,同时以班集体伙伴成长意义促进家长进一步理解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二、聚焦素养提升,让学习活起来

“让学习活起来”应该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目标,本学期,在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同时,立足“童年精神”这面学校旗帜,全方位设计重组学生主题活动、教师研训活动、落实校本课程建设,着力提升学业质量。

1. 学生活动,体现儿童立场。2022年,我们推行了“儿童讲台”“童年剧场”“校园吉尼斯挑战”“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四大学校行动。儿童讲台:倡导“每一堂课都有学生走上讲台”“让每个学生都能走上讲台”,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不讲不知道,学习真奇妙”。

2.教师成长,立足抱团发展。指向问题解决的现场研修:新教师入职研训、青年教师助力研训、骨干教师提升研训,实施分层分类的教师研训;激发专业自觉的学习共同体:一个个学习共同体,以共研共学激发着教师个体的专业自觉,助力教师成为自主、自为、自觉的专业学习者。积蓄发展动力的专业比赛:从优质课比赛到专业素养竞赛,到微课制作比赛,或者是作业设计评比等,每一项比赛积极发动,鼓励参赛,做到老师自身认真准备与骨干指导相结合。

3.课程实施,着力素养提升。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新课标的颁布,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不论是课程建设,还是各类主题活动,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有效落实,让每一个活动都有价值,对孩子的发展富有意义。各有特色的主题节活动:基于童年精神的校本课程体系,策划本学期阅读节活动,体现学科统整。

 

三、以服务型教科研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十四五”发展的重要之年,盛泽实验小学的教科研工作在各方面都踏实稳健开展着。秉承和发扬“科研先导”的办学理念,深度解码“双减”政策后国家教育改革大方向,为学校各级各类教育研究重新确定方向。

1.学校文化与课程设计。根据学校计划开展的文化建设、课程创生主题进行深度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资源并组织进行文献综合研究:协助教学部门规划特色课程建设、对学校“伙伴德育”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进行重构。

2.全面落实省市“十三五”课题的研究总结。今年下半年是各级“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结题的主要时间。学校教科研部门对学校现存省市级课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总结和自审:组织召开学校课题结题研讨会和报告撰写指导会;组织开展课题自查活动,做到有错必纠;做好网上和现场结题申报工作。

3.做好“十四五”各级第二批课题的申报。着力学校未来长远的发展,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改革,教科研部门在研究教育教学新走向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学校十四五课题申报活动:组织两轮省市级课题申报研讨活动;组织好三级网上和纸质申报工作;做好省教育学会“十四五”课题申报和陶研会“十四五”开题。

4.做好日常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和实施。继续开展日常教科研活动,活动中强化团队意识,做好教育教学理论的宣传和运用:做好各项课题的日常管理活动;做好日常的教育日志或随笔考核工作;结合各项论文评比做好辅导和推送工作;开展常态化的教科研交流活动。

5.强化教科骨干队伍建设。建立级部教科员团队:针对学校新教师队伍的急剧扩张,教科研需要做好队伍的传承和发展建设;进一步完善“教科协作组”建立学校教科研骨干梯队;继续做好“读书团队”“写作团队”的活动。

 

四、规范管理,后勤保障

本学期学校后勤工作坚持“为师生发展而服务”的指导思想,遵循和发扬“学习、服务、创新、发展”的服务理念,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优化育人环境:新城实验小学筹建组认真谋划,攻坚克难,于暑期顺利完成各项基本建设和一期文化建设,开学各项基本设施设备及时到位确保了9月1日如期投入使用;在校长室的指导下,后勤部门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完成了学校童年精神课程项目的审批,以及综合楼一楼、二楼的维修和童年剧场、智慧教室、星河电视台、少先队队室、低年级部升旗台等建设工作;加快教室多媒体设备提档升级,完成28个教室的智慧黑板更新;完成教学楼教室灯光改造工程,教室照明全部达标;更换本部教学楼办公室空调12个,改善教师办公环境;新增1个电脑房,缓解学生信息课上课压力;新增体育器材室,更规范有效地管理体育器材。

2.加强平安校园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本学期,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总方针,不断完善学校人防、技防、物防紧密结合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实施标准化、网格化管理,加强校园安全监管,切实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加强智慧安防校园建设,不断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整体水平,不断完善“一校一档”安全台账努力提高后勤部门人员安全服务技能,为建设平安校园打下坚实的基础。

3.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后勤管理效能

本学期,后勤部门建立以“权责明确、行为规范”为目标的管理体制后勤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认真地对后勤工作的进行摸索和研究开展精细化管理取得一定成效:创新管理服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