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课堂教学成果交流教研活动反思
王佳雯
基于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吴江区教育局在思贤小学展开了本次课堂观摩与成果交流研讨会。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对如何把握课堂教学,如何深度解读教材均有了更多收获。
作为低段教师,我主要观摩了二、三年级三位老师的示范课。虽然老师们上课内容不同,但都是以学生循序渐进的知识建构为出发点,先了解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疑惑,进而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转换,从而习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老师们在教学活动设计上都牢牢把握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整体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式的课堂使学生主动掌握新知。所谓的素养,通俗来说,就是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去解决真实问题的一种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的原理,才会在真实的情景当中顺利解决问题。
比较三位老师与我自身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明显感受到老师们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更高。反观平日的备课与教学工作,我想我对教材的解读是完全不够的。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讲究循序渐进,教材的内容结构对学生米说,就是学习的知识结构。教学时,设计好知识结构的顺序,有利于更好地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习的有效性。三位教师正是把握住了教材的“序”,方能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将新知转换成旧知,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把握好教学内容?我想实际上就是要理解所教内容的数学意义、知识结构、思想方法、教育价值等,要从整体的视角出发理清知识内容的阶段性、一致性。如《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中,朱老师通过理解意义、探究算理、概括法则和迁移运动这四个环节展开自主探究性教学,充分体现了运算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把本身枯燥的计算类课堂变得富有层次,且易让学生理解知识并内化知识。而《认识千米》一课,则是基于学生对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引导学生从直观感知到自主探索特征,累计计量单位的学习经验,从而进一步进行度量。通过教学,学生达成了能用生活中的参展物及联系已经学过的单位等方法,借助推理,逐步认识10米、100米,及建立正确的1千米表象的学习目标,体现学业评价的顺序性。
在两个团队分享教学成果的过程中,我能深刻感受到校长、专家们在研究中的刻苦与专心。他们虽身担重任,却依然会走进课堂,钻研教学,用实践找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交流沙龙不仅深层解读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内涵,同时也为我们新教师在职业生涯的路上指明了方向。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小数课堂教学成果交流教研活动反思(张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