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根本是成长人,而人在不同阶段的成长有其不同的方式,因此小学阶段应该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打开儿童成长的快通道,需要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去思考和探索。新学期,教学条线继续以涵育童年精神为旨归,寻找儿童适切的成长方式,建构更适合儿童成长的教学样态。
一、探索:“三色”课程实施
“三色”课程即以童年精神涵育为主线统整建构底色、悦色、亮色三类课程,分别指向国家必修课程、地方选修课程、校本自修课程,既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也为教师发展开辟新路径。
1. 国家必修课程的高质量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国家必修课程的高质量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教学因此进行了新的探索。一是从课堂教学视角进行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继续实践五分钟讲台,切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探索“三者五环”角色化课堂教学模式,寻找各学科课堂教学的高效路径,呼应新课标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新要求。二是从学习监测视角进行学业质量提升工程:日常作业把关,由骨干教师提前一天在备课组群内共享作业,供其他教师参考、借鉴;单元作业设计,基于学科研究中心研制的单元卷,备课组长安排专人进行二次修改与审核;单元练习分析,每次练习后备课组开展微型研讨,反馈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三是从学习成果视角加强学生竞赛保障:本学期涉及到的学生竞赛活动,校级层面安排专人(团队)进行审核、把关,对于质量尚缺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指导修改,让每一次学生竞赛都成为学生蜕变的机遇。
2. 地方选修课程、校本自修课程的系统实施:两大课程,以“拇指课程日”为核心载体,对于相对完善的课程、精品课程,基于学生年段特点,以某个年级的面上推点,或者某几个年级的系列推进来实施。本学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打造50门基于学科的拓展课程,或贯穿学段的连续课程,或相对独立的单门课程,形成校本教材或课程实施手册;二是进一步打造校、级部的精品课程,在上学期实践的基础上凝练、提升,每个级部重点打造2-4门精品课,形成校本教材或课程实施手册;三是开辟更多评价方式,本学期在终期展示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课程内容,拟开展过程性评价,如竞技类课程进行过程中的挑战赛,作品类课程进行我给老师送祝福等活动。
二、探索:“三者五环”课堂教学模式
“三者五环”角色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变革。“三者”即让学生经历分享者、发现者、创造者的学习过程,“五环”即“问”“做”“议”“讲”“用”五个环节的学习实践。“三者五环”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的新探索。
3. 探索“三者五环”的校本教研。本学期是“三者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建构阶段,不同学科根据学科特性、教学内容特质,合理、灵活调配“三者”“五环”的时间与顺序,形成了具有典型性的教学课例。从两个层面推进:以骨干引领为主的教研组“一课三磨”,集中教研组骨干力量,从整个学科教学角度,磨出样例、示范推广,语数英学科按学段形成两个典型课例;技能学科一学期形成1个典型课例,并通过骨干教师展示课的形式进行示范。以一人一课为主的备课组“一课三磨”,在一人一课的基础上,针对合适的课例进行备课组内的二次研讨、打磨,从年段教学的角度进行新的探索。一学期,每个备课组研磨一节典型课例。
4. “三者五环”的七认真变革。本学期七认真工作在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一是在教研室督导反馈的基础上,备课采用集体备课+自主修改的方式进行,作业根据学科特性进行调整;二是基于“三者五环”的二次备课,从骨干教师开始试点,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先行,即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设计“问”“做”“议”“讲”“用”的学习引导单,从而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鼓励三年内新老师参与“三者五环”二次备课研究,参与实践的新老师免手写备课。
三、探索“主动建构”的学生活动
学生能力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意识和能力,当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也就学会了学习。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就是给予学生主动实践的原动力,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实现综合运用。
5. “三者五环”的30天学习习惯挑战。本学期的课堂学习习惯挑战侧重于引导学生自觉体验“三者”角色,经历“五环”实践。聚焦“三者五环”中的“问”“讲”“议”三个薄弱环节,借助习惯挑战卡进行持续性跟进,促使学生学习好习惯的形成。人手制作一张30天学习习惯挑战卡,张贴在书上,每天课后老师可以及时打分评价,月底根据积分评出单项奖或综合奖。
6. 成果化课外阅读与积累。在持续做好课外阅读、每周一诗等常态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可见化的阅读分享与积累挑战活动。一是阅读与儿童讲台的结合:从拇指课程中选择合适的内容,组织学生在图书馆定期开展主题式的演讲活动(如红楼、三国、诗词等),提前发布开讲时间,供其余学生午休时间来学习观看。二是每日一诗与吉尼斯挑战结合:先班级挑战,每周设班级挑战官,学生进行过关性的挑战。校级吉尼斯增设诗词挑战,学生自主参加,挑战结果体现在挑战卡“其他”一栏中。
7. 特色活动树品牌。儿童讲台、童年剧场、吉尼斯挑战等学科品牌活动进一步整合、优化。儿童讲台除固定时间的讲述外,与“三者五环”的30天学习习惯挑战整合,把更多课堂时间留给学生;童年剧场举办第二届戏剧节活动,依托学生自主管理,让剧场的舞台成为学生成长的平台;吉尼斯挑战从时间、内容、评价上进行优化,为学生持续输入向上的动能。
四、探索:“项目驱动”的教师成长路径
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课程的开发实施,基础是教师,唯有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助力教师不断成长,学校的教学才有前行的源源动力。本学期,通过打造项目,以项目凝聚人、成长人的方式,不断加强教研组建设,加快教师个人成长。
8.教研组教师梯队建设:一是做好新教师带教,通过备课组、教研组日常的“一对一”师徒带教,“多对一”导师团带教,夯实三年内上岗新教师专业基本功。二是做好教研组梯队培养,分骨干晋升、职称晋级两条线做好组内教师的梯队培养规划,为不同成长需求的教师争取发展平台,激发每位老师的成长积极性。
9.项目驱动教师成长:一是自研项目,教师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发掘适合自己的研究项目,进行持续、深入研究,做成自己的特色项目。学校从理论、人员、技术、时间、开课、论文发表等多方面提供支撑。二是参与项目研究,各学科招募“三色”课程建设、“三者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团队,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共同研究。
本学期教学条线,聚焦“童年精神”,以“探索者”的姿态,努力发现、建构更适合儿童成长的路径,开辟、挖掘了更多教师成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