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学期里,盛泽实验小学秉持“唤醒儿童自我成长需求”的理念,将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举措,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以下是对本学期德育工作的总结。
一、雕琢“主动自治”的少年风华
(一)“阳光儿童”志愿者服务
在班级层面,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立了各类岗位,如班级图书管理员、卫生监督员、学习小组组长等。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通过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处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还培养了坚持不懈的品质。
年级层面,级部管理处制定了明确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定期的岗位培训和交流活动,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的方法。
校级层面,德育处组织了各类活动,如校园文明监督岗、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等。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成为学校的小主人。他们通过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
(二)文明习惯30天挑战
“我为自己代言”自制环保袋活动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并制作环保袋,通过可循环使用的环保袋提醒自己和伙伴做到垃圾不乱扔。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增强了环保意识,还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明言行意识,学校开展了挑战零粗话脏话活动。通过宣传教育、班级评比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文明规范。在每周晨会、每月年级评比栏以及微信推送中,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
(三)“小小管理家”童年议事
班级议事组在各班广泛开展,学生们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他们通过讨论、协商等方式解决班级中的各种问题,如班级纪律、卫生、学习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
年级议事会结合岗位实践中的检查,关注普遍问题和优点。通过组织代表大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级议事厅以少先队大队委为主、学生代表为辅,直面校园突出问题。每月议会讨论的结果通过反馈及国旗下宣讲等方式向全校师生传达。这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学校的管理情况,还提高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二、铺展“文化浸润”的多彩画卷
(一)“亮闪闪”的童年精神文化
学校不断拓宽做深会客厅课程,结合阳光表情积攒、文明言行行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会客厅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通过采访身边的优秀榜样,汲取“精神复合营养”。
(二)“勤恳恳”的劳动实践文化
学校利用龙桥村的有利资源,组织学生参与菜园的除草、开垦与设计。以班级为单位参与“我为菜园来设计”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自主管理深度融合。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不仅提高了劳动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泼泼”的主题教育文化
学校有序开展规范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普法教育等各类常规性主题教育活动。开学典礼以奥运会为契机,弘扬奥运精神,以挑战自我行为素养为主题,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贯穿整个学期。一年级新生以入学手册为抓手强化养成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逐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淘淘时光”伙伴兑换,在活动中发展自主管理能力和良好品行。
三、锻造“善于管理”的教师方阵
(一)做“实”日常管理
班主任要做到“三抓”,做“实”班级管理工作。抓时段,抓好晨班会和课间几个重点教育时段,扎实做好《中小学生守则》《学生在校行为规范》《教育惩戒》等文件的学习和学生行为指导。抓阵地,抓好教室环境、集体活动、班级群等阵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抓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点滴进步和成长;提倡多元化评价,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善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做“亮”特色实践
本学期鼓励更多的老师自主申报班级“种子”文化建设特色实践。以“最”系列评比活动为抓手助力教师管理班级。以“班级成长档案袋”代替班级博客、班主任手册,成为班级个性展示和成长的舞台。通过记录班级活动、作品以及成长轨迹,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来。这不仅能锻炼老师发现班级成长问题、特色导向、行为习惯养成导向的能力,还能根据班级特色,规划班级长线设计,形成结构化、系统性的班级管理模式。
(三)做“厚”专业成长
1. 新教师成长:开展“最儿童的生活”记百个儿童成长故事活动,组织第二年上岗新教师每周记一个学生成长故事。在升旗仪式、级部会、全校教师会上进行讲述,老教师点评。从故事中解密儿童成长,发现教育规律,改变教师育人方法。
2. 班主任常规研训:直面班级管理中的难点与痛点,以老带新、一带多等方式,根据不同年级的需求,开展不同主题、内容、范围的实操培训。系统化形成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行动路径,助力教师在班级管理岗位中迅速成长。
3. 青年教师选拔培训:以校级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开展带班方略、育人故事、班会设计的选拔与研磨。为区级班主任竞赛做好梯队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竞争能力。
4. 骨干教师成长规划:抓好家庭教育、心理健康两支德育队伍,继续做好做实“智慧家课堂”“心星湾”特色品牌。系统开展“父母沙龙”“林老师现场咨询”等项目活动,有效提升专业德育队伍的能力。
四、构筑“校家社协同”的育人沃野
(一)深化家庭教育、身心、社会多维度特色品牌
1. 身心健康教育:发挥好学校“阳光心语”心理辅导室,扎实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微课、学生团辅、个辅工作,定期和不定期接受学生心理咨询。筑牢学校心理健康三级防护网。同时打造学校医务室品牌,扎实推进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卫生教育、疾控知识宣传及教育活动。定期开展健康知识竞赛活动,结合星河电视台、校园广播开展“日常意外伤害事故”宣传。以常态化系列化的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生命意识,养成良好生 活习惯。
2. 家庭教育:以“智慧家课堂”家庭教育品牌为导向,秉承“家校互访”的理念开展好各年级家长会、家委会、家访、亲子课程、家长督导等相关工作。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3. 社会资源:在预防校园欺凌、心理健康、师生交往、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联合社区、公安、关工委、妇联、团委等部门。通过主题系列活动的方式多途径提高宣传力度,加大对校园欺凌的检查和打击。
(二)建立健全校家社协同机制
学校与家庭、社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委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同时,积极与社区、公安等部门合作,共同开展各类教育活动。
在未来的工作中,盛泽实验小学将继续深化德育工作,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塑造现代意义的学校教育科研 盛泽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