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走向了教育知识观的变革,让一切知识、技能都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经历知识的诞生和使用过程,让探究和创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基于这样的理念与目标,我们且行且思,探寻本校的创新实践之路。
一、教学常规,落实细化管理
教学常规工作,体现的是学校常态化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它是学校教学工作之根本,是教学质量提升之基石。学校历年来坚持精细化的常规管理,有着很好的基础,但随着大批新教师的涌入及学校教师人数的显著增多,也给原来的精细化常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针对在教学常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强化。
1.完善“七认真”考核,以模范带规范。教务处进一步细化七认真要求,每月检查工作有实效,骨干教师、新教师参与检查,查出问题也要推出模范。针对问题,结合师徒带教,手把手教,每月跟进改进情况;结合模范开展优秀备课、优秀作业展评,让优秀被看见。
2.落实日常教研活动,以精品带常态。在“一人一课”的基础上,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发组内精品课,开展备课组优质课评比活动。将“一课三磨”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以市区级骨干教师带领,开展主题化的磨课活动。期末开展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比活动。
(1)一人一课要求:由备课组开展常态化一人一课活动,通过组内共同研究打磨成备课组的精品课,经校长室、教务处审核评定,再录制成精品录像课。
学科 |
精品课数量 |
语文 |
各年级2节 |
数学 |
各年级2节 |
英语 |
各年级1节 |
技能 |
各学科2节 |
(2)一课三磨安排:由策划人负责主题确立,教研组落实开展活动。活动后,及时做好资料整理,撰写活动案例,形成一课三磨的论文,期末由策划人联合教研组长完成论文、案例的整理。
学科 |
策划人 |
课题 |
语文1 |
范建建 |
语文学科思政 |
语文2 |
刘冬亚、沈霞 |
跨学科阅读 |
语文3 |
王崟、张贤 |
诗词教学 |
语文4 |
马丽琴 |
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 |
数学1 |
周育俭 |
大概念教学 |
数学2 |
朱秋虹 |
数学学科思政 |
英语 |
吴婷婷、宋洁 |
英语学科思政+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
技能 |
教研组长 |
各学科思政+教研组课题 |
二、学生活动,立足素养导向
“让学生创造着长大而不是长大了再创造,这样的教育就是未来教育。”践行未来教育观的课程理念,要让课程走向个性化、社会化、创造化、信息化,这些课程理念渗透在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中,也渗透在各类以素养提升为导向的学生活动中。
1. 阅读活动,从被动到主动。
落实每周一节午自习的静读活动(如固定周二午自习),各备课组做好一学期的“共读书目”,利用周五阅读课开展读书交流、好书推荐、片段赏析等阅读指导或分享活动。将阅读纳入“阳光表情积攒卡”,利用广播开展读书分享活动,给予阅读爱好者以展示的舞台。各科老师做好学生的阅读评价激励,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主动阅读的习惯。教研组联合各级部策划好“荐读时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家庭)”“年度最爱新书榜”“第三届诗词大会”等形式多样、既有趣味又充满挑战的阅读活动,助力学生达到积极、自然的阅读状态。
2. 特色活动,从散点到系列。
(1)儿童讲台:丰富五分钟讲台的内容,从学科类讲台走向综合性的学习讲台。将学科类讲台活动纳入备课组的教学计划中,各学科老师按计划开展,让学科讲台的内容逐步系列化。
(2)童年剧场:结合首届儿童戏剧节,开展“童年剧场”相关活动。从学生自主组织的剧场活动昂,到教师引导下的学科剧场周或项目学习剧场周,让学生通过剧场,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变输入为输出,从而实现理解性学习。结合家长亲子日活动,开展儿童剧场海选活动,将优秀作品打造成经典作品。
(3)校园吉尼斯挑战,丰富挑战项目,从个人参与到伙伴参与。固定挑战日,挑战时间,利用活动课、体育课、大课间等时间开展校园吉尼斯挑战活动,并逐步完善评价机制。
(4)普适性课程:音体美科做好普适性课程活动计划,针对前期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整,做好每学期的成果展示活动。各学科负责老师要主动利用延时服务开展普适性课程的深化学习,结合艺术节、科技节,做好普适性课程的汇报,建构体系化的普适性课程。
(5)跨学科项目学习:立足大观念、项目学习的讲台,与综合实践活动、艺术节、科技节活动相整合,各级部做好新学期项目学习的规划,开展跨学科学习,以学生讲台的形式开展期末的项目学习汇报。
各类特色活动的开展,要以研究的视角来办活动,与教科部门合作,做好活动的提炼总结,形成优秀活动案例和论文,并做好活动成果的宣传与推广。
三、教师研训,助力专业成长
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教师的专业成长,一直以来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只有具备核心素养的教师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教师研训方面,除了教研组组织的“一课三磨”“一人一课”等活动外,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研训。
1. 落实全员新课标学习
结合集团学科中心活动,与教科部门合作,围绕新课程改革,探索新方法,运用新技术,整体设计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诊断评价、学术沙龙、问题研讨、学术讲座等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在新单元教学前,完成单元教材解读,树立大单元、大观念教学意识。
2. 坚持新教师卷入式研训
结合新教师节,规划好本学期的新教师卷入式研训活动。开展上岗第一年新教师汇报课展评和上岗三年教师评优课活动,评比侧重新教师的互评、自评,在评价他人中反思自身教学,获得成长。
3. 坚持骨干教师引领式研训
围绕新课标学习、“学科思政”专题等主题研究活动,策划安排好骨干教师的研训活动,结合骨干开课日、一课三磨、新教师研训等活动开展骨干团队研讨讲座。与桃源小学或清溪校区开展校际结对合作和教研共同体建设,结对双方教研水平有提高。让共同体研究激发教师个体的成长。
此外,继续做好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如音乐组坚持教学基本功打卡训练,教师书画社团,要出作品,争取开展书画作品展。做好各科基本功比赛活动,完成区基本功比赛的校级选拔。做好青年教师的新媒体技能学习与使用,要能够将信息通信技术恰当运用于教学过程。
各类研训活动,要注重主题化、系列化,注意统筹安排,逐步形成研训课程、提炼研训模式,建立信息时代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智所为无不成。新学期,全体老师以“创造”为核心,通过发挥自己的教学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创造着长大。